当英格兰以6:2大比分,砍瓜切菜般战胜亚洲第一伊朗,让我这个穿着英格兰球衣大胆开麦畅聊世界杯的女球迷,很是扬眉吐气。这次,聊聊咱这“女球迷”标签的事。
提起铿锵玫瑰,就会想到拼劲十足、永不放弃的中国女足,掷地有声的歌词象征着女足精神。其实,大众刻板印象里的“女球迷”画像,大多是“伪球迷”写照。现如今,你以为的女球迷,不是“温室花朵”,也是“铿锵玫瑰”。
诚然,成为英格兰球迷之初的我,倒也完全符合“不懂球+看帅哥”的基本人设。2002年韩日世界杯,因为国足史无前例地杀入决赛圈,成功走进普通人的视野。当年那支英格兰队中贝克汉姆、欧文、杰拉德、乔科尔……一个个颜值能打、风度优雅、球技潇洒,身着设计元素别具一格的白色球衣,实在养眼,脑袋一热宣称要做英格兰球迷。然而,世界杯结束却发现下一次看到他们得等四年。我哪肯善罢甘休,扭头盯上了英格兰国脚“大户”曼联,尝试着看英超、看欧冠,摸索着逛论坛、查数据。
不曾想,接下来的日子里竟成了“怪物史莱克”鲁尼的“脑残粉”、“小个子”梅西的“无脑吹”。为欧冠熬夜到天亮,为欧联扒烂了地图。远,跑到香港看英超亚洲杯。近,扎进鲁能足校追潍坊杯。渐渐地,与刻板印象下的“女球迷”标签渐行渐远。在网络上,中性化的网名更是掩盖了性别,许多频繁互动聊球的网友一直以为我是男球迷。同时,也结识了一些“超人”一般的女球迷。她们将对足球的热爱付诸行动“用爱发电”,自学外语、绘画,挑战摄影、视频、尝试直播解说,为球迷朋友翻译新闻、剪辑集锦、点评赛事……球迷哪里分男女?谁说女子不如男?
到南非世界杯时,我已踏入报社。有幸接到了世界杯特刊编辑重任,与前线特派记者通力协作,在资深同事大力帮助下,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版面,下班到家凌晨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。不觉累,只觉甜。在网上也没闲着,曾经就足球评论员董路一条评球微博私信他,针对西班牙中场布斯克茨的作用提出不同意见,来往辩论十几回合。最终西班牙夺冠,看着布斯克茨脖子上的冠军奖牌,情不自禁地露出“姨母笑”——谁说女球迷不懂球。
本届卡塔尔世界杯,以一句“我的眼睛就是尺”引爆全网的短道速滑名将王濛也出现在了转播评论席。她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是英格兰球迷,因为有情怀在里面。说起世界杯前景,她更是大胆预测进决赛,并给出堪称专业的分析。王濛认为英格兰所在分组非常有利,保送晋级八强。最大的一场硬仗在于小组赛之后是否会遇到法国。打完这场硬仗就有可能进决赛。这一顿分析操作真是猛如虎,冰雪女英豪聊足球就像她背着手滑冰一样轻松自如,毫不费力。
再看这支年轻的英格兰队,2002世界杯后卫索斯盖特早已脱下球衣、换上西装,站在了教练席。贝克汉姆也西装革履地出现在观众席,亲眼见证2003年出生的贝林厄姆头球破门,成为首个打入世界杯进球的“00后”。巧的是,这个19岁的年轻人已身价1亿欧元,被称为“新小贝”。而我,这曾经不懂球的黄毛丫头,现在也可以坐下来与读者聊聊足球那些事。真心希望无论男女老少都放下成见加入进来,经过28天64场比赛“进修”,以内行看门道的姿态顺利“毕业”,撕去“伪球迷”标签,共享世界杯这场举世狂欢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